2021-08-16 16:56:47
?EACB/Hisao Suzuki(CC BY-NC 2.0)
西班牙GRANADA CAJA銀行總部大樓(2001)——室內透光的石材隔墻。
建筑師:Alberto Campo Baeza
?EACB(CC BY-NC 2.0)
西班牙GRANADA CAJA銀行總部大樓(2001)——夕陽下透光石材隔墻的半透明效果。
?astrid westvang(CC BY-NC-ND 2.0)
?visitnorway.com,僅供媒體用途
受制于技術,早期這種透光石常用于室內燈箱、裝飾。透光石開始應用于建筑外墻始見于上個世紀中后期。考慮到板材自身強度、構造技術,同時考慮到室外風雨的侵蝕、保溫隔熱要求,早期建筑外墻中的透光石一般采用20~30mm厚度,透光性受到一定限制;同時,石材品種、板材大小等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Thomas Guignard(CCBY-NC-SA 2.0)
?chrisinphilly5448(CC BY-SA 2.0)
?chrisinphilly5448(CC BY-SA 2.0)
墨西哥城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UNAM)行政大樓裙房(1956)
建筑師: Mario Pani、Enrique del Moral、Salvador Ortega
早期現代建筑中的大面積瑪瑙石立面,可以想象室內的效果。
?.leiju(CC BY-SA 3.0)
?.leiju(CC BY-SA 3.0)
瑞士Meggen的St. Pius天主教堂(1966)
建筑師:弗朗茲·福格(Franz Füeg,1921,10,31~ 2019,11,24)
室外看似平淡無奇,室內卻因為透過石材的光線產生令人震撼的效果。透光石材為為兩種尺寸:屋頂下的一排1510x1390x20(厚),其余均為1510x1020x28(厚)mm。
?Patrick(CC BY-SA 2.0)
?Fr Lawrence Lew, OP(CC BY-NC-ND 2.0)
超薄石材以及材料復合技術的出現使透光石的使用突破了以往單一石材的限制。為增加透光度、增強薄板的強度,采用超薄石材作面板,和透明基料如鋼化或夾膠玻璃粘結在一起形成透光的復合板便成為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這種加工方式大幅增加了透光石板的可用品種數量,突破了天然材料的限制,也大幅提高了石材的利用效率。
這種復合的透光板材除具有石材復合板固有的優點外,另一個顯著的優點是用于室外條件時一般將玻璃面置于面臨室外的一面,石材的花紋清晰可見,同時又可以避免天然石材特別是大理石在室外惡劣環境中的污染腐蝕,更加易于清理維護,外墻的耐候性及耐久性都得到加強。
以復合透光石材與玻璃組合成中空玻璃更能從節能上解決早期面臨的“要透光還是要保溫隔熱”的兩難境界,既可以達到透光石的效果,又可以達到現代的節能要求。
?Evangelische Kirche in ?sterreich( CC BY-SA 2.0)
德國Volkenroda修道院基督教館(2000)
建筑師:gmp建筑師事務所
點支式石材+玻璃復合幕墻墻面(結構框架在建筑外側)形成的柔和透光效果。復合透光石板構造為12厚鋼化玻璃(外)+1.52pvb膠片+10厚大理石(內),色調均勻統一。
?褚智勇
?褚智勇
日本大阪LVMH總部(2004) ?褚智勇
建筑師:隈研吾建筑都市設計事務所
框架式玻璃幕墻構造,以內外兩層玻璃+中間4mm的瑪瑙石形成夾層玻璃,顯示出半透明的石材紋理。(部分透光度高的夾層玻璃采用印刷石材紋路的膜片。)
?Michael Gaida (Pixabay,CC0)
德國埃森Folkwang圖書館(2012)
建筑師:Max Dudler
許多人以為的透光石立面,其實是印刷玻璃幕墻。
建筑立面設計是建筑師與攝影師 Stefan Müller 合作開發的。通過印刷技術將攝影師的作品直接印刷到玻璃上,這些照片以原始尺寸再現了采石場石頭的切面。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如認可本文內容,請將其轉發給更多需要的人士!
“建材U選”網站:www.cloxey.com
聯系郵箱:SERVICE@BML365.COM
微信服務號:BML365 QQ:1601990015
所有文字版權屬“建構物語”所有,所有建筑實景照片版權屬相關攝影師所有,根據相應授權規則使用。
0/250